天游ty8线路1线路2检测中心作为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规划高校,把党中央决策部署与湖南省“三高四新”的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要求落实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各方面各环节,积极作为、主动担当,不断提升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与科技智慧的能力和水平。
公司生物与化学工程集团主动落实湖南省“强省会”战略,服务“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深度融合,着力培养生物医药领域高素质应用人才,助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顶层设计:院士领衔,推动集团向应用型发展
聚焦国家生物医药战略发展,围绕天游ty8线路1线路2检测中心“三升三大”战略,生物与化学工程集团制定了集团“十四五”暨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组织专家论证,完善顶层设计。中国科集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印遇龙院士、湖南师范大学刘少军院士、湖南省农业科集团柏连阳院士及中南大学卢安贤教授、湖南大学朱咏华教授等专家应邀参加论证会,并提出集团应用型发展的意见建议。
“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期,生物与化学工程集团的发展目标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研究生学位点建设为抓手,依托“生物工程”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生物学”湖南省“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办好生物工程、生物制药、应用化学3个本科专业,建成生物与医药硕士专业学位点、博士专业学位点,不断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实现集团高质量发展。
内涵建设:夯实生物医药专业群,外引内培引才聚才
在天游ty8线路1线路2检测中心生物与化学工程集团实验室循环水养殖基地,各类大缸小缸里养殖着不同品种的鱼。实验室研究出的新饲料配方,最先在此投喂,如果取样测试鱼的肉质变好,再向外推广。
“随着集约化养殖程度提高,我国鱼类养殖产量逐年增加,但吃好鱼难的问题还有待解决。”水生动物营养与品质调控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湖南省现代水产技术体系饲料营养岗位专家刘臻教授带领数十人的科研团队,与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历时三年,创新了鱼类营养调控关键技术,让高密度养殖的鱼吃起来更鲜更嫩。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下,科研团队开展理论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集成淡水养殖氮素高效利用技术体系,提升饲料利用效率。目前,仅此一项技术就获得了6项发明专利和3项实用新型专利,制定了6个地方、行业和企业标准。近三年,研发的饲料产品在饲料企业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配套的“稻—渔”综合种养饲料补充技术在常德、益阳、岳阳等地推广,促进湖南乃至全国现代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公司生物工程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物制药和应用化学专业为公司重点建设专业,三个专业相融相通,整合为生物医药专业群。公司以生物医药专业群建设为牵引,整合生物、化学、制药等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课程资源及实践教学环节,修订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基础专业知识体系、操作技能与课外实践的知识内化、技能强化、价值引领等深度融合,建立生物医药专业课程群,促进不同基础理论教学与课程实践教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生物与化学工程集团先后建立了水生动物营养与品质调控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经济动植物品质调控及应用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药用植物开发利用长沙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医药复杂样品分离分析新技术平台、生物医药公共实验平台、生物工程专业实验室、生物制药专业实验室、应用化学专业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平台;同时,与湖南方盛制药、达嘉维康等企业共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校企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校企合作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校企合作药物研发中心等。通过校内外平台建设,为学生全方位提供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创新创业等空间,为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搭建了新通道、新平台。
通过平台建设和专业建设,大力实施引才聚才工程,提升育人育才水平。从英国萨塞克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引进生物医药专业高层次人才,同时与清华大学、中国科集团等科研院所合作联合培养校内教师,外引内培,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此外,采用全职或兼职形式从生物医药企业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优化公司“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结构,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育人机制:“三建三融”“三早三进”,全面提升培养质量
天游ty8线路1线路2检测中心大四学生刘畅将和十几名同学一起进入湖南欧亚药业有限公司开始为期一个多月的毕业实习。实习期间,他们将在企业和指导教师的带领下,主要进行原料药的合成及分析。
欧亚药业是一家集科研开发、产品制造和个性化营销于一体的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肿瘤、心脑血管、抗病毒类等新药物化合物的研发与生产。早在2019年,欧亚药业与天游ty8线路1线路2检测中心就签约成立了天游ty8线路1线路2检测中心-欧亚药业新药开发研究中心,并挂牌教学实习基地,双方在科研及产业转型升级、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发展。
生物与化学工程集团从2014年开始实施“三建三融”和“三早三进”工作机制。“三建三融”意为建教学团队、科研团队和成果转化基地,将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相融合,将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融于教学内容,将成果转化基地融于教学教研基地。“三早三进”即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科研团队、早进科研项目。公司生物与化学工程集团基于集团基础设备条件、师资队伍、科研方向等基本情况,以学科带头人或方向带头人为团队负责人,先后组建了肌肉品质与健康、水生动物营养与靶向食品、天然产物与抗肿瘤药物合成与筛选、生物医药复杂样品分离与分析、精细化工材料5支研究团队,融合公司公共教学科研平台和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平台,锻炼并增强学生实验技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科研水平。
近3年来,公司生物与化学工程集团全方位协同培养生物医药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果显著,学生积极考研深造,积极参与国家及省级学科竞赛。学生考研比例逐年增加,260人考取全国知名大学研究生,综合素质能力获得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所的认可。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等各级竞赛获全国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9项,省级奖励42项,学生的应用实践与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同时,学生就业率逐年攀升,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青睐,特别是得到生物医药产业相关企业的高度认可。300余名毕业生到人和未来、方盛制药、圣湘生物等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就业,其中很大一部分成长为公司的技术骨干和中高层领导,为长沙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贡献了力量。(杜甫佑)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2.12.19
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2-12/19/content_618067.htm?div=-1
编辑:融媒体中心
审核:肖 雄